,新2足球信用平台出租(rent.22223388.com)是皇冠(正网)接入菜宝钱包的TRC20-USDT支付系统,为皇冠代理提供专业的网上运营管理系统。系统实现注册、充值、提现、客服等全自动化功能。采用的USDT匿名支付、阅后即焚的IM客服系统,让皇冠代理的运营更轻松更安全。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大家好,我是啥都略懂的
A股复盘爱好者柏辰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生猪养殖
板《ban》块
截图/生猪养殖指数 via Choice
3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例41.4%,都快腰斩了;然而这两天生猪养殖板块却涨势喜人,不少卖方也在热捧。
那么《me》问题来了――
Part 1
看好理由清晰明确
看好生猪养殖板块的券商们,它们的核心逻辑非常简单,就是猪周期快要迎来反转了。
「猪周期」这个概念估计大家多少都有听到过,我们之前的推送也提过。
简单来说,就是猪肉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但供给却有比较强的周期性,这会导致猪价也跟着波动――
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蜂拥而上,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增加,结果之后猪肉的供应量也就大幅飙升。
由于供过于求,猪价下跌,养殖户赚不到钱,又把母猪都给卖了。
随后猪《zhu》肉重新供不应求,开始涨价……
从【cong】而形成一轮完整的上涨-下跌周期。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周期,最主要是因为供应没办法及时对需求做出反应。
毕竟猪肉的供应不是今天想增加明天就能实现的,猪有它自己的繁衍生长时间。
这就使得供需平衡在较短时间内没有那么容易实现,价格趋势性上涨或者下跌的持续时间也就比较长。
如果单纯根据价格信号来决定生产的话,很容易就做过头了。
其次,这也跟我国生猪养殖以中小养殖户为主有关――
他们在对市场的预判上不大敏锐,承受亏损的能力也比较弱。
猪肉价格上涨时一拥而上,下跌时一哄而散,就会形成比较显著的波动。
一般来说,一头后备母猪(50kg)长成能够繁育的母猪(120kg),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shi”间;一头母猪生下一窝仔猪又要大概5个月,包含120天左《zuo》右的生产期和30天左右的哺乳期;再经过6个月的保育和育肥,小猪就变成了商品猪可以出栏了,这样加起来一轮生猪的生“sheng”产周期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复盘一下2000年以来四轮完整的猪周期可以发现,每次猪肉涨个两年左右(平均20个月)就会掉头下跌,这背后就是时长约一年半的生猪生产周期,叠加一些政策和疫情等因素对生猪供给的扰动。
既然是周期,自然
这样一来似乎事情就简单了,从母猪配种到生猪出栏大概需要10个月,如果能繁母猪存栏量到达高点之后稳步下降,那从这个高点往后推10个月左右(11~13个月),就是生猪供过于求的顶点,再往后生猪供应会逐渐回落,供不应求导致猪价上升,生猪养殖板块盈利改善。
换句话说,生猪出栏量的「de」顶峰,就是猪周期的拐点。
最近的能繁母猪存栏最高点就在去年的7月份,掐指一算十月之期就要到了,该恭迎猪周期反转(猪价上涨)了,这就是看多生猪养殖板块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板块还有一些潜在的利好因素,比如因为全球粮价涨个不停,国内饲料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养殖完全成本相比今年年初在自配饲料情况下增加了0.7元/公斤,外购饲料情况下增加了1.2 元/公斤,生意更难做了。
即使是业内成本较低自繁自养模式(相比‘bi’外购仔猪),生猪养殖利润在今年4月8日也已经降到了历史地位――每头亏损512元,要知道2019年之前两轮猪周期的最大亏损也就是305元/头和326元/头。
可能有小伙伴此时心中冒出了无数个小问号,怎么生意不好做了反而是利好呢?
因为猪周期已经广为人知,或者换个高大上点的概念――市场具有「学习效应‘ying’」。
这几年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也提高了不少,大家越来越内卷,不仅高频数据跟得更紧,交易也越发讲究预判。
行业亏得越多,离场的中小养殖户就越多,之后的供给就越少,猪价反弹的空间就越大,所谓「蹲得越深跳得越高」。
而且散户离场之后,行(xing)业龙头(也就是现有的上市公司)就可以吃下空出来的
实际上,19年猪价还在下跌的时候,行业龙头牧原股份的上涨行情就已经开启……
Part 2
利空因素值得警惕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生猪养殖板块,也还是有利空因素的。
1. 拐点未必这么快到来
猪价要想反弹,猪周期要想迎来拐点,那就得供给降下来;想要供给降下来,那产能也就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就得降下来。
与制造业不同,这中间没有太多「产能利用率」调节的空间,毕竟猪得吃饲料,没必要「闲置」,没用的话那不如直接卖掉。
一些热捧生猪养殖板块的卖方报告,对于行业「去产能」――能繁母猪的去化程度(存栏量下降幅度)那是相当乐观,根据他们的草根调研累计下降比例高达30~50%。
然而〖er〗,他们的「de」样本点选的大多都是中小型养殖户。
这些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差,并不能反映全国整‘zheng’体的情况。
如果看官方数据的话,能繁母猪累计去【qu】化只有区区7%。
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建议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di’保有量不低于3,690万头{tou}。
而2月末的能繁母猪存栏还有4,268万头,跟上面两个数相比,还分别有3.9%和13.5%的下〖xia〗降空间,行业「去产能」任重道远。
过往行业下行期,养殖户往往都会先淘汰低产的三元母猪,然而现在三元母猪的占比并不算高,绝大部分都是高产的二元母猪,留给中国养猪户的空间《jian》不多了……
不仅存量产能的降幅可能不及预《yu》期,最近还有新增产能――后备母猪正在增加。
根据天风期货的调研,因为对未来猪价抱有乐观预期,3月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后备母猪的补栏。
2. 周期波动程度在弱化
且不论是不是猪周期的拐点就要到了,即使到了猪价大概率也很难再走出上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了。
首先,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相比之前更多了,不同于普通散户,他们对市场的把握更好,实力更雄厚,上行期更理智,下行期更「抗揍」,自然供给的波动就
其次,别看现在〖zai〗猪价只有12元/公斤,这还是在养殖户没等猪「充分发育」就卖掉的情况下取得的。
根据涌益咨询的数据,截止2022年4月7日,监测企业商品猪出栏体重已降到了116.6公斤/头。
如果将来猪价阶段性反弹,养殖户选择把猪养肥点再卖,那猪肉供给又会增加,很可“ke”能又会把价格砸下来。
与之类似的还有目前MSY(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不高的问题,2021年全国平均水平是17.39,离2017~2018年将近18的高点还有差距,如果未来这块拉上去了也会增加不少供给。
3. 板块博弈色彩有点浓
目前领涨的个股并非牧原股份这种行业老大哥,而是一些竞争力不是特别强的企业,背后估计有资金炒作的因素,对于不太擅长这块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就高了。
Part 3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生猪养殖板块最理想的买点自然是产能出清(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去化)+价格反弹+股价低位,然而就《jiu》像我们前面说的,猪周期这点事大家早就琢磨明白了,真等到基本面确认好起来的时候,股价不可能便宜。
按长江证券的说法,这仨已经是猪周期投资的「不可能三角」。
现在市场在生猪“zhu”养殖板块上分歧很大,这也很正常,正反都有足够多的证据和理由。
而黄金买点又不可能出现了,真等到产能去化15%~20%的时候,市场是能达成共识了,股价也早就涨上去了。
所以如今要么就与不确定性共舞,要么就不要参与。
其实生猪养殖板块研究入门容易但精通很难,尤其是现在养殖户和投资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预期不断动态调整自己的行为,就更难把握了。
我们前面一直围绕着产能(能繁母猪存栏)和供给(商品猪出栏)做文章,但其实两者之间还涉及配『pei』种分娩率、断奶仔猪成活率、育肥成活率等指标,跟踪起来并不容易;想要通盘考虑之后对远期猪价做出精准预判,那更是难于上青天。
比如有人拿二元母猪价格来判断能繁母猪的补栏需求,然而养殖户也可以自留母猪当后备,所以算无遗策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小赌怡情」,如果你认可板块的投资逻辑,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买在分歧」,静待市场共识出现,那么把它{ta}作为A股投资的一小部分,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做调整,也未尝不可。
但要是下重金冲进去的话,胜率和赔率就不见得合适了,即使是产业界也说不清楚拐点到底在哪里,市场预期反转又太快。
照例一张图总结一下――
P.S.今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 zhan[规划》出炉,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肉眼可见,找天给大家聊聊中医药的投资机会不晓得你(ni)们会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呗。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wei”准。